
“外国玩家在游戏里学宋朝历史。”
自网易旗下 MMO《Sword of justice》(《逆水寒》国际服)11 月 7 日上线以来,类似话题就在海内外各大社媒出现,且引发热议。游戏中,玩家们在汴京虹桥领略《清明上河图》的风貌,在剧情里学习古典诗词,《逆水寒》国际服将国风文化连同游戏打进了海外市场。
游戏上线首日便横扫多国榜单,登顶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 App Store 及 Google Play 免费榜。


作为一款国风文化浓厚的 MMO,能在海外市场取得这般成绩,还是比较让人意外的。《逆水寒》国际服有点像当初《黑神话:悟空》上线那样,引发了玩家挖掘和了解游戏背后的历史故事。

游戏官宣上线的帖子在 X 上展示量 300 万
游戏将众多宋代历史名人融入剧情,玩家可以与苏轼、沈括、李清照等文豪进行互动。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和对话,玩家能够深入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例如,玩家可以在杭州孤山偶遇“孤山老人”苏轼,与他品茶斗诗、赏景怀乡。
不少海外玩家在社交平台上热烈讨论游戏中的传统服饰纹样、建筑特色和诗词歌赋,还有多位海外主播开设专栏,深入解读游戏蕴含的东方美学理念,带领玩家研究宋代艺术文学。

图源:网络
打铁还需自身硬,游戏能取得这种成绩靠的也不仅仅是文化底色。《逆水寒》“轻养成+重社交”的游戏模式,才是其在 MMO 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
游戏中打造了不同于传统 MMO 的养成路径,即“养成资源与玩法解绑”。传统 MMO 中,往往设置了各种与玩法绑定的养成货币,玩家为了角色成长只能被迫参与特定玩法。而在《逆水寒》手游中,所有玩法都指向一种重要货币“风云令”,可以直接用于兑换多种养成资源。
因此,在赛季制基础上,玩家可以自由选择 PVE、PVP、PVX 进行体验,三者所获得的“风云令”都是相等的,共享一个周上限进度,对于休闲玩家而言,每天上去花 8 分钟将日常任务做完,也能轻松获取资源提升战力,形成一种“无论干啥,都能毕业”的轻养成局势。

在社交层面,游戏不仅构建了结义、师徒等传统关系链,更通过集成大量需要联机合作的副玩法来强化互动。从类“吃鸡”的生存竞技到“骗子酒馆”的社交推理,再到自走棋与“搜打撤”等,几乎涵盖了市场上的热门玩法类型。官方也以“超级缝合怪”自嘲,称其目标是“让玩家体验一款游戏,如同体验无数款”。

这种“缝合”策略,恰恰与当下玩家娱乐方式碎片化、轻量化的需求趋势所契合。通过高频更新与玩法的多元整合,游戏不仅拓宽了用户的选择空间,也打造了自身独特的竞争力。

其实,早在游戏上线前,《逆水寒》的国风文化,就已经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用户关注。

千万预约
据 AppGrowing 国际版 数据监测,游戏上线前一周就开始大规模投放相关素材,最高一天投放近 1500 组。投放的视频类素材中,主要分为高质量 CG 和实机演示视频两大类。

来源:AppGrowing 国际版
值得注意的是,其宣传素材几乎全部围绕“国风”元素展开,涵盖场景、服装、剧情等。比如以下素材,通过展示秋日山野、东方阁宇等不同场景的精美画面,将游戏中独特的东方美学深深刻进用户脑海。
这种策略一方面能在上线前通过国风元素进行认知铺垫,有效降低海外玩家的文化接受门槛;另一方面,也能凭借其精湛的美术表现力,激发玩家对这个富有东方韵味的开放世界的向往。

来源:AppGrowing 国际版
针对不同的海外市场,买量策略也略有不同。AppGrowing 国际版 数据显示,《逆水寒》国际服聚焦于东南亚市场进行投放,投放体量几乎是其他市场的 3~5 倍,其中投放素材大多为当地知名明星代言。
如邀请泰国人气女星“小水”(平采娜)代言,在投放素材中 cos 游戏中师姐一角,穿着古风服饰,气质优雅。高质量的人物造型和艺术风格,能够立即吸引对古风、武侠题材感兴趣的用户。这种聚焦区域的投放策略成效显著,成功推动游戏在东南亚多国登顶双端免费榜。

来源:AppGrowing 国际版
在其他市场,游戏在素材的选择上也同样各有侧重,例如韩国市场更多使用 KOL 实机解说与游玩视频,以真实内容吸引并转化玩家,并且在视频中直接指出《逆水寒》国际服“没有肝和氪金也能享受内容”,精准抓住了玩家的痛点,承诺更好的游戏体验。

来源:AppGrowing 国际版
在日本市场,相关投放内容着重突出游戏中高自由度的“捏脸”系统,以契合当地玩家对角色个性化定制的高度偏好。素材中还特别呈现玩家在完成捏脸后,可免费试穿精美的国风服装,让日本玩家在个性化创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并欣赏中国风的古典美学。

来源:AppGrowing 国际版
在今年 9 月的 TGS 展上,《逆水寒》国际服在展会上近乎 1:1 复刻了游戏核心场景“汴京”,营造出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一隅,在现场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了大量参展玩家。此外,官方还通过现场演示 AI 技术,让玩家体验与智能 NPC 的交互,并展示 AI 根据语义实时生成角色动作、表情和场景的过程,进一步将被吸引而来的玩家转化成游戏的受众。

游戏的 AI 模块直接登上日本最大媒体“朝日新闻”关于 TGS 展报道的封面
通过“线上+线下”的优秀国风文化展示,《逆水寒》国际服将吸引来的流量,成功地转化成“留量”。

对于《Sword of Justice》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复刻国服成绩,成为一款“活得久”的 MMO。

《逆水寒》上线 2 年以来,就一直处于 iOS 畅销榜前列
纵观目前海内外 MMO 市场,该品类最大的通病是玩家总会消耗内容,出现审美疲劳。而想要维持生命力,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内容供给、玩家成长与情感维系体系。
目前,MMO 游戏中的战斗养成体系大多以角色为核心,内功、天赋等系统则作为辅助成长的手段。而这一“常规”模式在去年被网易旗下的《燕云十六声》打破,该游戏将武器也作为主要的养成对象,玩家可通过“调律”(类似附魂)为武器附加增益效果,而随机生成的词条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角色的战力上限。这一创新设计,为 MMO 品类的养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来上线的 MMO 大多都选择了赛季制模式,如 Wemade(娱美德)今年 10 月 28 日上线的《Legend of YMIR》,将玩家成长周期控制在数月内,每个新赛季都会进行适度的数值压缩与重置,并推出新玩法、新装备等。
这套体系带来了区别于传统 MMO 的关键优势:一是为新玩家提供了公平的起跑线,极大降低了入门门槛;二是为老玩家创造了周期性的新目标,避免无限“肝”资源的疲惫感。
持续的内容更新,是留住玩家、维持话题度的根本。而且对《逆水寒》国际服来说,其背靠庞大的中华文化和真实历史脉络,从宋代的风物志到武侠传奇,均可化为取之不尽的素材,为“国风”世界的持续内容更新提供了基础。
不过,MMO 的终极壁垒并非玩法本身,而是由游戏中构成的社交关系网。《最终幻想14》从差评如潮逆势成为“最佳游戏”,除了游戏重启,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制作人吉田直树团队与玩家建立的深厚信任与频繁互动。过去游戏重视构筑玩家间的关系链接,常常忽视了官方与玩家其实也存在建立情感的必要性。

吉田直树采访对话(图源:网络)
当游戏不再是一个冰冷的虚拟世界,而是一个有温度、有回忆的社区时,它的生命周期自然会有所延长。

《逆水寒》国际服官方在海外社区活跃,与玩家积极互动
《逆水寒》国际服虽然看似具备长线运营所需的多个要素,并拥有国服成功运营的基础,但能否在海外市场实现长线运营,却仍需打上一个问号。
根据 AppGrowing国际版 数据,游戏在日韩及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但在欧美市场的反响则相对平淡。欧美玩家对游戏的付费模式、玩法节奏等有特定预期,《Sword of Justice》的设计虽在国内受认可,不过在欧美市场的适应性仍需时间验证。此外,欧美主流 MMO 市场更偏好西方奇幻、科幻题材,武侠文化在当地受众基础较为有限。

美区榜单下降趋势明显(来源:AppGrowing 国际版)
毕竟,游戏中的文化隔阂如同一堵“墙”,尽管独特的国风美学与游戏品质吸引了一批玩家“越墙而来”,但也肯定会阻碍部分海外玩家对游戏的接受度,让其难以跨越这道障碍。因此,作为一款文化属性鲜明的产品,更需积极将“文化隔阂”转化为“文化吸引力”,从而实现长线运营。
另外,根据 AppGrowing 国际版 预约概览功能,《燕云十六声》也将于 11 月 15 日上线国际服。两款同题材产品先后出海,有望降低海外受众对国风文化的理解成本,从而实现互哺。目前《Where Winds Meet》(《燕云十六声》国际服)也同样备受关注,海外预约人数已破千万。


以上为《<逆水寒>出海横扫多国榜单,网易这款 MMO 还在发力》。
*以上相关广告素材由 AppGrowing 国际版 采集于公开之信息,仅为研究分析所用,相关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内容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视为针对特定事务的意见或依据。
关注公众号“AppGrowing出海观察”,或立即注册 AppGrowing 国际版 了解更多移动广告策略分析。



